7月11日上午,行知学院党员之家“薪火”实践队的小老师章淼,围绕儿童自救自护与野外生存常识,从多个场景为小营员们讲解了实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课程伊始,小老师章淼通过互动提问,让小营员们思考电梯突发下坠和野外遭遇蜂群袭击时的应对方法,并给出答案:电梯下坠要保持冷静、按亮楼层并做好缓冲准备;遇到蜂群要快速撤离、正确处理蜂蜇并警惕过敏反应。 接着,小老师章淼围绕家庭安全防护,重点讲解了家电使用的断电操作、防水防潮、年龄适配三大原则,以及独自在家时的“三不开门”守则,帮助小营员们树立家庭安全意识。
在校园自我保护方面,小老师章淼以“课间活动安全红绿灯”明确了绿色行为规范、黄色预警行为和红色危险禁区,还给出了体育课安全防护的“三必须”“五步骤”“四准则”,教会小营员们在校园活动中如何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最后,野外生存基础部分,小老师章淼讲解了利用树木特征、天体观测、地质标志等辨认方向的方法以及搭建简易庇护所和野外安全饮水的技巧,为小营员们野外活动提供了生存知识储备。如遇紧急情况,小老师章淼还向小营员们传授了伤口处理的“清洁-包扎-求助”三步曲、紧急联络体系以及急救包DIY制作和不同部位受伤的包扎方法,让小营员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正确应对。
下午,实践队队员带领小营员们举行了手抄报活动。这不仅能够检验小营员们对上午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让他们在画笔与色彩的碰撞中,将抽象的自救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小营员们一笔一画勾勒出安全警示标识、野外避险场景,在构思与创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上午学到的要点牢牢记在了心里。同时,这样的活动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创意与表达想法的平台,看着一张张充满童趣又不失严谨的手抄报,不仅是知识掌握的体现,更藏着他们对“安全”二字最纯真的理解与诠释。 让我们以手抄报为桥,让自救自护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野外生存的智慧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铠甲,护航每一颗童心勇敢探索、安全前行。 供稿: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党员之家“薪火”实践队 编辑:周红英
|